【力爭上游】學英文過目即忘高考攞U 港男苦讀改變命運晉身跨國工程師

升學教育

發布時間: 2020/07/24 16:00

最後更新: 2020/07/27 12:16

分享:

分享:

Paul當年英文「攞U」,現任職跨國公司工程師,每日上班都要講英文,Paul是如何走到這裡?

循道衞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和華永會合作推出「失敗」U聯盟短片,找來了四位當年在高級程度會考時英文科攞「U」的考生,看看今天這群「失敗」的人現在正在過怎樣的生活,公開試的「U」賦與他們的人生甚麼意義?

其中一位主角劉嘉誠(Paul),現就職一家德國駐港亞洲分部公司擔任工程師,當年英文「攞U」,今天每日上班都要講英文,Paul是如何走到這裡?

Paul謂,現在常要出差澳洲、日本、新加坡、中國等地維修儀器。而當時根本沒想過自己會勝任這份工。

面試時,對方著重我在工程上的知識是否掌握,及理念是否清晰。反而英文只需基本溝通能力,語言並不是重點。

當年英文「攞U」,今天每日上班都要講英文,Paul是如何走到這地步?

現在的工作是為大學研究用的顯微儀器修復,那些儀器是很龐大。(黃建輝攝)

從小清楚自己的強項和限制

Paul謂自己喜歡動手學習,自細喜歡拆東西,探討物件的設計,而當年自己讀中文中學,對物理科也是很有興趣,反而英文總是讀不入腦。小學轉校時更因英文差而留班。

中三時曾有努力學英文,奈何付出了很多,回報卻很少,只是由不合格,進步到勉強合格,但過程並不有趣,甚至是痛苦,例如用幾個月去背生字,但一到考試便忘記,故很難堅持下去。

相比之下,我在其它科目的樂趣和成就多很多,在用相同時間付出,卻不成正比,在此情況下就不想再學英文。

Paul 曾努力面對自己的限制,然而過程和結果都令他對失去信心。

他中五首次會考英文不合格,但因其他科目成績不錯,所以可以原校試升中六,但需要補考英文,合格才可繼續升班。

可是翌年再考仍不合格,導致要重讀中六。他回想當時非常灰心,幸得老師鼓勵,決定再重考,結果考第3次會考終過關。

因自知英文難克服,他在中七曾補習一年,然而補習並非靈丹妙藥,Paul自言不覺得有進步,故他選擇把時間轉攻較有信心的理科。因英文「攞U」,即使高考理科成績不錯,也未能升讀學士學位。當時他雖然感到迷茫,但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,所以選擇入讀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高級文憑。

除了英文科,Paul高考其它科目成績不錯。(受訪者攝)

他謂中七那年對英文科是半放棄狀況,自己很清楚在短短一年是不可能考到英文合格的,所以後來他選擇把時間放在其他科目上,希望在其他科目上考到更好的成績去選讀自己想讀的課程。

其實當年考U沒太大感受,因在意料之內,但我是一直想讀書,故會想方法幫自己。因為可以選擇的不多,唯有做好可以做的事。

升學感到壓力 曾對自己失去信心

他坦言在修讀高級文憑課程時,因全用英語教授,初期他一句也聽不明,唯有課後用Google翻譯去惡補。

有些科目我真的一句也聽不明,唯有不斷操練試卷和自修,嘗試用數字去理解。雖然辛苦,但那是本科,告訴自己必須克服這限制,我只好盡量利用身邊一切資源,認真去做好當下的事。

英文始終仍是Paul的限制,但他認真做好所能做的每件事,讓他一步一步找到屬於自己的路。(黃建輝攝)

在這種學習模式下,他一直擔心是否能繼續升學。

已經因為英文比人遲了兩年畢業,這種感覺很差。最後看到GPA剛好夠升讀學士學位時,在知道自己有Offer時鬆了一口氣。

後來,因為發現自己對研究有熱情,畢業後再入讀碩士研究課程。因研究主要是動手做,因此他很享受。

研究的世界令我很有學習動力,研究需要想像、問問題和做實驗,而且不一定會成功。有趣的是研究用的英文是跟物理有聯系,這2年我對用過的英文專有名詞,都記得很深刻。

將近畢業時他知道現職公司正在招聘,但一開始因為知道和同事溝通和工作上的交流全部都需要用英文,其實他沒有信心,完全不打算應徵。

再者,他總認為自己學不來英文,直至讀研究時去法國參加科研交流會議,面對來自各項研究領域的碩士生和博士生,發現他們只著重是否能溝通,大家都很包容彼此的英文,不會著重文法,加上師兄和老師的鼓勵,他鼓起勇氣嘗試。

我相信雖然我語文不好,但我優點是細心。現在的工作是為大學研究用的顯微儀器修復,那些儀器是很大,結構精密,需要把問題找出來,因此需要細心。剛好讀研究時,我大部份時間都在實驗室操作和了解不同儀器。而我寫的論文是有關半導體感測氣體裝置,研究怎樣把裝置微型化,這些都與現時工作有關。

他早前在《「失敗」U聯盟》影片中,分享自己生活中怎逃避英文。(影片截圖)

過往的經歷不經意就成為了他的優勢,認真地做好熱愛的事,讓他能勝任現時的工作。我很享受現時的工作。

雖然有時都會聽不懂同事說什麼,唯有再問多幾句。

英文始終仍是Paul的限制,但他認真做好所能做的每件事,讓他一步一步找到屬於自己的路。

記者:胡麗珊